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勞振朝 通訊員羅榮秀報道:8月13日,由高明區圖書館和廣東高明產業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四季鄉悅鄉村惠民暨文昌讀書會公益文化行”活動在明城鎮明陽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一場主題為“科技筑夢數智賦能”的機器人公益體驗課,讓70多名鄉村兒童第一次與智能機器人“零距離”接觸。
“哇!它真的動了!”“老師,它能聽懂我說話嗎?”活動一開始,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技能大師工作室陳鐵牛副教授團隊帶來的幾款教育編程機器人一亮相,安靜的教室瞬間被孩子們的驚嘆聲點燃。孩子們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目光緊緊追隨著臺上靈活移動甚至能完成簡單舞蹈動作的機器人。
面對孩子們旺盛的好奇心,陳鐵牛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將復雜的機器人工作原理變得“看得見、摸得著”?!按蠹铱?,這個像不像機器人的‘眼睛’?它能‘看到’前面的障礙物,然后告訴‘大腦’(控制器)要轉彎啦!”他從機器人的“前世今生”講到人工智能的奇妙應用,深入淺出的講解配合機器人的即時演示,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悄然在他們心中播下探索科技的種子。
最激動人心的環節是親手操作。在陳鐵牛及其學生志愿者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分成小組,輪流上陣。起初,面對精密的設備,不少孩子顯得有些膽怯,只敢輕輕觸碰。但在志愿者“手把手”的鼓勵下,孩子們很快掌握了訣竅。
“以前只在電視里見過機器人,沒想到今天自己也能操作,太酷了!”活動結束后,不少孩子意猶未盡,圍著老師和機器人久久不愿離開。
高明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是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動文化科技資源下沉鄉村的具體行動。將“機器人課堂”直接送到村民家門口,旨在彌補鄉村科普資源短板,讓鄉村兒童也能享受科技發展的成果,激發他們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為鄉村未來發展播撒希望的種子。
(編輯:龔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