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摘冠一次已不易,何況“十四連冠”。
近日,壹城智庫《中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報告2025》揭曉,順德區再次問鼎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首位,創下“十四連冠”歷史傳奇。
百強區之冠有多強?
把時間線拉長一年看順德模樣:2024年順德獲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十三連冠、位列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區第六、入選2024年全國市轄區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4個街道上榜2024活力街道500強、6個鎮躋身2024鎮域投資競爭力500強……2025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花卉出口的 “國際范” 到家電智造的 “高精尖”,從文旅融合的 “煙火氣” 到數字經濟的 “未來感”,順德以 “四千億GDP城區” 的雄厚實力,穩居全國經濟大區第一方陣。
百強區之冠強在哪?
首先強在產業持續向強向新。順德著力打造最友好制造業強區,“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的生態圈加速成型。一方面,產業升級向強。順德全國首個工業總產值破萬億的市轄區,家電、機械裝備兩大產業規模都超過3000億,擁有28個“國字號”產業品牌。另一方面,產業攀高向新。支持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齊頭并進”,順德已是華南地區機器人集成系統解決方案的重要集聚地;數字化工廠在佛山全市占比超40%,產業鏈、價值鏈加速向高端延伸。
百強區之冠也體現在國際范上。2025年1—5月,順德的進出口總值達973.7億元。同時,投資百億的世界級工廠——德國工業巨頭SEW華南制造基地的封頂。此外,作為國家級開放平臺的佛山綜合保稅區選址順德杏壇鎮,構建起“空港+海港+公路港+信息港”四港聯動的立體交通網絡。依托這一綜保區,順德有望從“制造基地”升級為“全球供應鏈節點”。
百強區之冠的強,還強在城鄉融合上。近年來,順德實施“治水大會戰、城市大建設、品質大提升”戰略,2024年新建、修復203公里污水管網,完成清淤259萬立方米,新增10個美岸項目。統籌開展“十村示范”,148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社會力量捐贈超5億元用于“百千萬工程”建設。
又赴星辰大海,何以“再王”?
答題已經顯然——“在現在發展中利益矛盾尖銳復雜的情況下,還能不能一往無前干事業?現在家里的壇壇罐罐越來越多,是否還敢二次創業、重新出發?當城市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是否還能拿出血性、拼盡全力?”直面這個“直擊靈魂”的“辣味三問”,只有交上亮麗答卷,才能再度加冕桂冠。
先說一往無前爭當頭雁。“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2022年,順德曾提出要當好一往無前、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過河卒”。當下,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加。而且,區域競爭激烈,標兵漸遠、追兵日近,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中,續寫順德傳奇,唯有保持夙興夜寐之勤、力挽狂瀾之智、一往無前之勇。
再論二次創業爭當先鋒。2025年,順德為了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左右,打出了8方面再出發重拳。既在做強經濟增量上再出發,力爭全年招商總額超1000億元,三年吸引超100家順企“回家”,強化經濟大區挑大梁的鐵肩膀;又在精準服務企業上再出發,力爭三年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增至1000家、“小巨人”企業數量實現翻倍,穩固實體經濟基本盤,還在重塑城市品質價值上再出發,由表及里塑造、點面結合打造,推進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發展,彰顯城市品質的精致美……二次創業再出發,大顯身手又當時。
還需拿出血性爭當尖兵。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評比標準高、全、嚴,不僅涵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安全發展六大維度的評價體系,而且還包含經濟發展、創新驅動、城鄉協調、生態質量等18項準則層指標及百余項具體指標,沒有“硬功夫”與“軟實力”,不可能“入圍破圈”。最近,順德區推動人文經濟高質量發展方略,提出了“人文力也是生產力,人文關系影響生產關系”的理念,以文城互濟、文經相融、因文善治、因文立名的路徑,目的是將順德打造成“世界級智能制造高地”和“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要實現這兩個“世界級”愿景,不拿出血性,不拼盡全力,哪來發展上的萬千氣象、萬丈霞光?
日月開新元,萬象啟新篇。讓我們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戰略定力,增強“舍我其誰”的澎湃動力,激發“敢飲頭啖湯”的創新活力,奮力向百強區“十五連冠”的光榮與夢想奔去。
文/毛巴總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為佛山新聞網的文章均系佛山新聞網原創作品,版權歸佛山新聞網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