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決絕的溫柔嗎?當聽到有旅客突然倒地,一位正在休假的韶關護士毫不猶豫留下自己孩子疾奔上前,雙膝跪地。為了不傷及患者,她竟用牙齒撕去所有美甲,以驚人的理智與專業(yè),完成了改寫生死的300秒急救。
這樣的溫暖,正在南粵大地處處綻放。在深圳,沙縣小店13元退款單上“歡迎來深圳”的留言,是創(chuàng)業(yè)者給求職女孩的暖心擁抱;在廣州番禺,豬腳飯店一句“要個2號餐”的暗號守護著困境中少年的尊嚴——這些不張揚的善意,凝結成了廣東人低調務實卻充滿溫度的默契。
溫柔可以是陪伴,也可以是驚濤駭浪中的奮不顧身。在廣東陽江,不會游泳的17歲少年羅家祺,出于善良本能,躍入水中營救長者;高州觀山橋下水流湍急,剛做完手術的外賣小哥呂煒權從十米高橋縱身躍下向落水者游去;海南萬寧,37歲的廣東游客吳秋鐘用生命最后的力量托起了素不相識的溺水者——這些剎那間的選擇,勾勒出嶺南大地最巍峨的人格海拔。
從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堅守到市井街巷的善意默契,從生死關頭的奮不顧身到城市對漂泊者的溫柔接納……每一種微光都在訴說:這里的煙火人間,永遠為你留有一盞溫暖的燈。改革開放四十余年,廣東之所以能始終勇立潮頭,不僅因為敢闖敢拼的經(jīng)濟魄力,更因為這方水土之上的人們,始終用最質樸的行動守護著人性中最明亮的善。
每一份善念都值得珍視,每一次力所能及的援手也同樣閃耀。凡人微光,終成照亮時代的星河。這是“大愛廣東”最動人的精神底色,也是推動這片土地永續(xù)發(fā)展最深厚的力量。
文/南方網(wǎng)、粵學習記者 黃楠
(編輯:黃賽)